痔疮是生活中常见的肛肠疾病,很多人都为此烦恼。实际上很多大病往往是小病慢慢拖出来的,有了痔疮就应该及时展开治疗,以免影响到日后的生活。那么,除了配合医院治疗外,还有哪些中医偏方有效治疗呢?
一、内痔
1、肠风下血
症状
热邪居肠胃,血热偏移,渗入肠间,大便带血,肛门无肿胀疼痛,但可能伴有瘙痒。因为体内有热邪,舌头红,苔薄白或黄。
治疗
这种痔疮是因为肠道发热,主要治疗方法是清热凉血。生地黄、牡丹皮、玄参、紫草等药物有清热凉血的效果。可选槐角丸或调制凉血地黄汤服用。
2、湿热下注
症状
肠道受到湿邪和热邪的共同作用,导致大便带血,且血量较多;肛门灼热,常有肿物外脱,但可自行收回。体内湿热,导致舌红苔黄。
治疗
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痔疮,应该着重于清热利湿止血。黄连、黄芩、地榆、赤芍是很好的清热药物,患者可配制地榆槐角汤、脏连汤等处方剂,配合外用化痔栓。
3、气滞血瘀
症状
气运行不畅,血瘀、气滞和血瘀相互影响,共同作用于肠间,因此这类痔疮患者一般感觉肛门坠胀疼痛,肛内有肿块脱落,肛门边缘有血栓,触痛明显。体内血瘀,舌质会呈现出暗红,舌苔发黄。
治疗这种痔疮主要是血气运行失调,应以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。川鸥、元胡、莪术、郁金都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。患者可以在药店制止疼痛,使用麝香痔膏。
4、脾虚陷
脾虚,气虚上升无力,人体器官下垂,肛门松弛,痔核脱落不能自动收缩。因为气虚,这样的人脸色苍白没有光泽,气虚懒惰的脾脏不健康的话,食物会变少的舌头颜色变淡,舌苔变薄变白。
治疗
脾虚的人应重点补充中益气,达到升阳的目的。人参、黄芪、茯苓、山药有益气健脾的效果。患者可以自己制补中益气汤、小建中汤或黄氏建中汤等方剂服用。
二、外痔
1、湿热下注
当湿邪和热邪引起的病症发生于肛管齿状线以下时,外痔患者除了和湿热下注的内痔一样表现为肛门灼热、舌红苔黄等症状外,还会表现出肛缘肿物突出,由于行走或坐的影响疼痛感比较强烈。
治疗
这一类人群的主要治疗原则也是清热利湿,但由于肿痛感影响到了生活,还应辅以消肿止痛的药物。建议自行煎服一些止痛神如汤,并外用一些麝香痔疮膏。
2、气滞血瘀
同样,当气滞血瘀作用于肛管齿状线以下时,就表现为外痔。这种痔疮与内痔型气滞血瘀症状相似。但是,由于痔疮的发生位置不同,肛门有肿物隆起,有明显的异物感,经常感到肿胀疼痛。
治疗
对于这种痔疮患者,治疗更加重视活血化瘀,注意理气通便,防止气滞便秘加重痔疮。建议服用一些桃仁承气汤,并外用消痔软膏。
预防
说到底痔疮还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,所以要预防痔疮的发生,就应该从改变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做起。
1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
每天定时排便,如果没有便意,也不要长时间蹲下,以免便秘。
2、避免久坐
要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,适当进行锻炼,增强体质。
3、合理饮食调理
平时多喝水,饮食清淡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禁烟少酒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克鲁尼网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提示:本文观点中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客服核实,本站将于7个工作日内处理。
下一篇 外痔有四种不同的痔疮